精神抖擞
拼音:jīng shén dǒu sǒu
注音:ㄐ一ㄥ ㄕㄣˊ ㄉㄡˇ ㄙㄡˇ
词性: 成语

精神抖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精神抖擞jīngshén-dǒusǒu

(1) 强调有干劲,热情洋溢或行动中精神饱满的状态或气质

(他)敏捷地、精神抖擞地越过了那些障碍
elan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精神振奋。

语出《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你道是精神抖擞,又道是机谋通透。”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九章:“但是人们依然精神抖擞地行进在雷鸣电闪之中。”
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其他无一处过分紧张,亦无一处过分放松,‘精神抖擞而不矜持’,这是放松的真正意义。”

国语词典:

精神饱满活脱。

网络解释:

精神抖擞

  • 精神抖擞
  • 拼音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释
  • 抖擞: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 出处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1、这老头鹤发童颜,精神抖擞
    • 2、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 3、只见他精神抖擞,顾盼神飞,正大步流星地向这边走来。
    • 4、运动员精神抖擞地进入了赛场。
    • 5、他明知道这次出海凶多吉少,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阵。
    • 6、我们精神抖擞地参加运动会。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OGEG
    • 五行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 拼音shén
    • 注音ㄕ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YJH
    • 五行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

    • 拼音dǒu
    • 注音ㄉ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UFH
    • 五行

    (1)(动)颤动;哆嗦:发~。

    (2)(动)振动、抖动:~了~绳子。

    (3)(动)鼓起(精神):~起精神。

    (4)(动)称人因为有钱有地位等而得意(多含讥讽):~了起来。

    • 拼音sòu,sǒu
    • 注音ㄙㄡˋ,ㄙㄡ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ROVT
    • 五行

    sòu

    1. 用通条插到火炉里抖动,使炉灰落下去:把炉子擞擞。

    sǒu

    1. 〔抖擞〕见“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