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抖擞
  • 【拼音】:  

    jīng shén dǒu sǒu

  • 【注音】:  

    ㄐ一ㄥ ㄕㄣˊ ㄉㄡˇ ㄙㄡ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精神抖擻

  • 【简拼】:  

    JSDS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正音】:  

    擞;不能读作“shù”。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辩形】:  

    抖;不能写作“斗”。

  • 成语意思

  • 解释: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语法:

    精神抖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我则见玳筵前摆列着英雄辈,一个个精神抖擞。(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

  • 英语:

    vigorous and energetic

  • 俄语:

    с воодушевлением

  • 其他:

    <德>voller Energie<法>plein de vie,de vitalité<意>con spirito

  • 近义词:

    容光焕发生龙活虎精力充沛气宇轩昂神采飞扬神采奕奕高视阔步器宇轩昂春风满面

  • 反义词:

    委靡不振精疲力竭筋疲力尽萎靡不振没精打采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精疲力尽奄奄一息

    • 1、这老头鹤发童颜,精神抖擞
    • 2、他走路时总是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 3、只见他精神抖擞,顾盼神飞,正大步流星地向这边走来。
    • 4、运动员精神抖擞地进入了赛场。
    • 5、他明知道这次出海凶多吉少,但还是精神抖擞地上了阵。
    • 6、我们精神抖擞地参加运动会。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OGEG
    • 五行

    (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

    (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

    (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

    (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

    (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

    (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

    (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

    (8)(名)精液;精子:遗~|受~。

    (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 拼音shén
    • 注音ㄕ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YJH
    • 五行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

    • 拼音dǒu
    • 注音ㄉ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UFH
    • 五行

    (1)(动)颤动;哆嗦:发~。

    (2)(动)振动、抖动:~了~绳子。

    (3)(动)鼓起(精神):~起精神。

    (4)(动)称人因为有钱有地位等而得意(多含讥讽):~了起来。

    • 拼音sòu,sǒu
    • 注音ㄙㄡˋ,ㄙㄡ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ROVT
    • 五行

    sòu

    1. 用通条插到火炉里抖动,使炉灰落下去:把炉子擞擞。

    sǒu

    1. 〔抖擞〕见“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