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ㄨㄟˇ ㄇ一ˇ ㄅㄨˋ ㄓㄣˋ
常用成语
WMBZ
联合式成语
靡;不能读作“m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萎靡不振和“没精打采”都有精神萎靡不振作的意思。但萎靡不振偏重在长期的精神状态;而“没精打采”偏重在一时的精神状态。
成语意思
- 1、小明近段时间萎靡不振。
- 2、考试失败了,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不应该萎靡不振,悲观失望。
- 3、痛苦与哀愁已经使她的精神萎靡不振。
- 4、我发现她近来精神有点儿萎靡不振。
- 5、他因病变得面容憔悴,整天呻吟着,像霜打的茄子一样,精神萎靡不振。当听得有任务,他精神抖擞,迫不及待地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去向领导请求任务。平时他来势汹汹,遇到困难他变得步履维艰,行动踉踉跄跄,像丧家之犬一样节节后退。
- 6、没想到当年壮志凌云的他,今日竟然变得如此萎靡不振。
字义分解
- 拼音mí,mǐ
- 注音ㄇㄧˊ
- 笔划19
- 繁体靡
- 五笔YSSD
- 五行水
mí
浪费:~费。奢~。
mǐ1.倒下:望风披~。
2.没有:~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萎靡不振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