敉平
拼音:mǐ píng
注音:ㄇ一ˇ ㄆ一ㄥˊ
词性: 动词

敉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平定;安定。

引证解释:

⒈ 平定;安定。

清曾国藩《复吴南屏书》:“辖境敉平,雨泽霑足,岁事可望丰稔。”
《清史稿·兵志八》:“今藏事敉平,仍抽拨营兵,移防江卡。”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及南北统一,大局敉平,所有民事财政各有专司。”

国语词典:

平定。

网络解释:

敉平

  • 敉平,汉语词语,读作mǐ píng,解释为安抚,安定;抚;理解。
    • 1、我也许没法敉平不同部落间的仇恨。
    • 2、在国内,他们成就不凡,在消灭太平天国后又敉平了捻乱和回乱,使一度分崩离析的帝国恢复秩序。
    • 3、总部附近之骚乱由极端份子引起,最后由防暴警察敉平
    • 4、两月来督剿流寇,九战皆捷,斩首万余,地方已敉平矣。
    • 5、这个腹稿打了半夜,和珅写起来几乎文不加点,请了圣安,又说明刘墉已经离济,“龚三瞎子王炎逆贼之乱可望数日之内敉平”。
    • 6、高手,助戚继光一举敉平了倭寇。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OTY
    • 五行

    (动)安抚;平定。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