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
拼音:zǐ sū
注音:ㄗˇ ㄙㄨ

紫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紫苏zǐsū

(1) 一年生草本,方形茎,卵形叶,夏季开淡红色花,茎叶子实均可入药,有止咳驱痰及利尿之功

perilla frutescens crispa

引证解释:

⒈ 又名桂荏。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花淡紫色,种子可榨油,嫩叶可以吃,叶、茎和种子均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苏》。

国语词典:

植物名。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茎方形,叶卵形,夏开淡红色唇形花,其茎、叶、果实皆可入药,有镇咳、健胃、利尿等作用。

网络解释:

紫苏 (唇形科植物)

  • 紫苏(学名: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 ),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 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紫苏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湛江吴川地区广为使用的美味的调味品,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蛤蒌相提并论。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 1、这里介绍的石螺紫苏焖鸭,鸭肉螺肉紫苏一起焖,十分味。
    • 2、几天前在我房间阳台为遮阳和食用种的意大利素菜,喇叭花,绿紫苏已开始一齐发芽。
    • 3、其组方中的黄芩、胖大海、紫苏梗、沉香等药物可以切中病机,起效快,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慢性咽炎的理想药物。
    • 4、小屋前的百草园,小屋后的小花园里,都是杨铮君亲手种植的紫苏、黄独等中草药。
    • 5、目的:研究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衰老小鼠智力的影响。
    • 6、古代中国美女喜爱饮用紫苏乌梅汁来保持健康与皮肤。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HXXI
    • 五行

    (名)红和兰合成的颜色:~红|~花|~杉|~檀|~藤|~铜|~薇|~芝|~竹|~罗兰|~药水。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字“噜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