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
拼音:sū dá
注音:ㄙㄨ ㄉㄚˊ
词性: 名词

苏打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苏打sūdá

(1) 碳酸钠(Na 2 CO 3 ),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工业的重要原料,也用来软化硬水

soda

引证解释:

⒈ 即碳酸钠。也称纯碱。溶于水呈碱性,可作洗涤剂。用于肥皂、玻璃、造纸、冶金等工业。

国语词典:

一种无机化合物。加水则为洗濯用的苏打。学名碳酸钠,也称为「纯碱」。

网络解释:

苏打 (化工原料)

  • 苏打是一种化学原料,叫做无水碳酸钠,又名纯碱,别名碱、碱面、苏打、十水碳酸钠、苏打结晶、含水苏打、洗涤苏打、洗涤碱钠、碱晶、晶碱。
    • 1、采用硫酸铝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进行了改良,对改良后土壤的结构性及持水特性进行了测定。
    • 2、向后地倾斜苏打能捕捉最后下降,在一个似乎是男人的生活概观的文章上被按的马克“现在他在哪里”?
    • 3、令人欣喜的是,苏打绿又要卷土而来了,以不迅及耳之势出现在大家面前。
    • 4、不要打开一整盒苏打饼干就开始不停地吃。
    • 5、柠檬汁和苏打粉的混合溶液就是不会产生污渍的温和漂白剂。在清洗之前,把衣服在这种溶液里浸泡半个小时即可。
    • 6、大苏打暗暗暗暗暗暗暗暗暗暗。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字“噜苏”。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SH
    • 五行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