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德
拼音:pǐ dé
注音:ㄆ一ˇ ㄉㄜˊ

否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引证解释:

⒈ 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元耶律楚材《用梁斗南韵》:“否德自惭调鼎鼐,微才不可典璣衡。”

国语词典:

德行不良。

网络解释:

否德

  • 否德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鄙陋之德;微德。否,通“ 鄙 ”。出自《尚书·尧典》。
  • 字义分解

    • 拼音fǒu,pǐ
    • 注音ㄈㄡˇ,ㄆ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IKF
    • 五行

    fǒu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否?。

    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否则。学则正,否则邪。

    1. 不好,坏,恶:否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

    • 拼音
    • 注音ㄉ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FLN
    • 五行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