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仁大度
拼音:kuān rén dà dù
注音:ㄎㄨㄢ ㄖㄣˊ ㄉㄚˋ ㄉㄨˋ
词性: 成语

宽仁大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宽厚仁慈,气量宏阔,能容人。

引证解释:

⒈ 宽厚仁慈,气量宏阔,能容人。

《魏书·序纪·昭成帝》:“昭成皇帝讳什翼犍立, 平文之次子也。生而奇伟,宽仁大度,喜怒而不形于色。”
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望君王宽仁大度,俯垂怜惜。”
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史称汉高宽仁大度,除秦苛法,天下归心。”

国语词典:

宽厚仁爱,度量很大。

网络解释:

宽仁大度

  • 成语注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uān rén dà dù;意思:大度:气量大,能容人。待人宽厚仁义,心胸宽广不计较,气量大。
    • 1、这些小吏或许粗陋鄙薄,但还得用他们做事……就应该宽仁大度些…… 
    • 2、本相国宽仁大度,不与他们计较,然则这些人却是不思悔改,更是联合贼人欲谋害于本相国。
    • 3、其宽仁大度,聪明文武,闳远之规,乾刚之用,帝皆兼而有之,是以功烈之盛,前古鲜俪焉!
    • 4、不若赦之归国,彼感大王不杀之恩,自然将此女进贡宫帏,以大王;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如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
    • 5、皇上过去不是这样的人啊,一向宽仁大度,怎么现在变得如此的疑神疑鬼!真像常人说的,伴君如伴虎啊。
    • 6、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

    字义分解

    • 拼音kuān
    • 注音ㄎㄨㄢ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AMQ
    • 五行

    (1)(形)横的距离大;范围广。

    (2)(名)宽度:这条河有一里~。

    (3)(动)放宽;使松缓:~限|~心。

    (4)(形)宽大;不苛求(跟‘严’相对):~容|从~处理。

    (5)(形)富裕;宽绰:他手头比过去~多了。

    (6)(Kuān)姓。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FG
    • 五行

    [ rén ]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dù,duó
    • 注音ㄉㄨˋ,ㄉㄨㄛ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ACI
    •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