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绅
拼音:guān shēn
注音:ㄍㄨㄢ ㄕㄣ

官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吏和绅士。

引证解释:

⒈ 官吏和绅士。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学租》:“所谓学租及先贤祠堂书院等地,皆官绅损俸貲所购。”
《花月痕》第五一回:“这日痴珠、丹旐啟行,一路俱是官绅及小珠同年,祖送祭席,自玉华宫起,排有数里。”
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下》:“凡银行所用之人,皆由公举,不得私荐,责成官绅及诸股董各就所知,保荐才能廉洁之士。”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上海的官绅为太炎先生开追悼会,赴会者不满百人,遂在寂寞中闭幕。”

国语词典:

官吏和地方绅士。

网络解释:

官绅

  • 官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shēn,是指古代有权有势的官,也指官吏和绅士。《盛世危言·银行下》等均有记载。
    • 1、每逢灾荒之年,那些官绅奸商便趁火打劫,大发横财。
    • 2、宜兴民变发生在崇祯六年、七年,是宜兴下层民众自发反抗官绅勾结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性抗争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波及周边府县,影响较大。
    • 3、其时武汉大清军不满三千,士子官绅纷纷逃窜,如果陈玉成长驱直进,武汉指日可下。 
    • 4、明末,传教士在江南所建教堂数量居于全国之首,地方官绅的延引成为天主教发展至江南各地的基础途径。
    • 5、按泰西各善堂之宏敞,桥梁道路之整齐,一切经费皆拨自官库,藉以养民,官绅合办,故取诸民而民无怨,奉诸公而民不吝焉。
    • 6、第二,许多对圩区做出卓越贡献的官绅成为圩民祭祀之神。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JHH
    • 五行

    (1)(名)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

    (2)(名)绅士: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