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筏
拼音: | zhú fá |
注音: | ㄓㄨˊ ㄈㄚˊ |
竹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竹筏
(1) 用粗竹子结扎成的筏子。也叫“竹筏子”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粗竹竿编排而成的渡水用具。
引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引明黄汝亨《浮梅槛记》:“客夏游黄山、白岳,见竹筏行谿林间。”
清黄宗炎《屯溪至渔亭》诗:“竹筏清溪逆水牵,鱼游常在镜中天。”
周瘦鹃《行云集·雪窦山之春》:“溪面很广阔,碧水涟漪中,常有竹筏顺流而下。”
国语词典:
以数根竹子并排绑成,为简便的渡水交通工具。
词语翻译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竹筏
- 1、吃完午饭下午就准备坐竹筏沿着美萍河道泰族部落村寨。
- 2、情系江南山水间,无尽相思最永远。真情本美丽,来自水云间,天若有情梦明月,甘为做月老。梦里爱江南,竹船湖水边,一支情歌两人唱,笑的是玉莲。湖水情悠悠,竹筏俏连连。湖中鱼儿悄悄游,醉人的是远山一片。
- 3、为确保竹筏不会漂散到江心去,罗云还留下十个蛙人负责监视、控制排筏的方向,十个蛙人将会与排筏一起顺江而下。
- 4、我说:你知道,来了阳朔不坐竹排就等于白来,那么,有没有兴趣坐竹筏游漓江欣赏沿途风光?
- 5、无名此时已经化作一个不断燃烧的火焰,任那股扭曲之力多么强大,无名就如一片竹筏,任由狂风怒号,闪电咆哮的严厉打击。
- 6、当时正值小汛,“泰康”号兵舰停在外海,需坐竹筏,转乘小汽艇,再过渡到舰上。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竹
- 五笔TTGH
- 五行木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