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匿
拼音: | bì nì |
注音: | ㄅ一ˋ ㄋ一ˋ |
避匿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避匿
(1)躲避;藏匿
英
引证解释:
⒈ 躲避;躲藏。
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前蜀韦庄《秦妇吟》:“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念避匿非策,又恐同归招议。”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虽然有时似乎受伤,其实并不,至多不过是假装跛脚,聊以引起人们的恻隐之心,可以从容避匿罢了。”
国语词典:
躲避、隐匿。
- 1、民不能堪,弃耕避匿,则系累其家属,追呼迫索,至不可堪。
- 2、侍御史庞雄,出剿海贼,究竟贼众乌合,不能抵敌王师,张伯路屡败乞降;渤海平原等剧贼,也望风瓦解,四处避匿。
- 3、红队一人把守后门,三人登楼,踢开房门,何家兴从梦中惊醒,避匿不及,当场被击毙。
- 4、除了黎元洪本人手稿中自称“避匿室后,当被索执”,最新多项资料都明确指出黎元洪是“避入房中”,并不是从床下拖出。
- 5、偶一日,蔺相如出外,廉颇亦出,相如望见廉颇前导,忙使驭者引车避匿傍巷之中,俟廉颇车过方出。
- 6、豪门财产如隐匿逃避外国者,应将其户主看押勒缴,如户主避匿者,由政府以命令通缉归案;如逃往外国者,并向外国交涉引渡。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