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佐
拼音:xiāng zuǒ
注音:ㄒ一ㄤ ㄗㄨㄛˇ

乡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乡啬夫。

引证解释:

⒈ 乡啬夫。参见“乡嗇夫”。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太原周党》:“太原周党伯况,少为乡佐发党过於人中辱之。”
《后汉书·党錮传·杜密》:“﹝杜密﹞行春到高密县,见郑玄为乡佐,知其异器,即召署郡职,遂遣就学。”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乡嗇夫谓之乡佐。”

国语词典:

职官名。主收乡间税赋。

网络解释:

乡佐 (古代官职)

  • 乡佐,词语出自《后汉书·张宗传》,是古代官职名,乡官之一,为乡啬夫之副,协助啬夫处理乡里事务,主管征收赋税。
  • 乡佐 (汉语词语)

  • 乡佐是汉语词语,是中国古代的古乡官名,记载于《后汉书·张宗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zuǒ
    • 注音ㄗㄨㄛ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DAG
    • 五行

    (1)(动)辅佐;帮助:~理|辅~。

    (2)(名)辅助别人的人: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