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鼠
拼音:zhèng shǔ
注音:ㄓㄥˋ ㄕㄨˇ

郑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李贤注引《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郑人以干鼠为璞'便与二说不同。此云'干鼠',彼云'未腊',事又差舛。"后以"郑鼠"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

引证解释:

⒈ 参见“郑璞”。参见“郑璞”。

《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於周。”
李贤注引《尹文子》:“郑人谓玉未琢者为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 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 郑贾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 《战国策》亦然。今此乃云‘ 郑人以乾鼠为璞’便与二説不同。此云‘乾鼠’,彼云‘未腊’,事又差舛。”
后以“郑鼠”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 《全唐诗》卷七八七载《人不易知》:“郑鼠今奚别, 齐竽或滥吹。”
唐广宣《皇太子频赐存问并索唱和新诗因有陈谢》:“郑鼠寧容者, 齐竽久舍诸。”

网络解释:

郑鼠

  • 郑人以乾鼠为璞’便与二说不同。此云‘乾鼠’,彼云‘未腊’,事又差舛。”后以“郑鼠”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
    • 注音ㄓ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DBH
    • 五行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2)(名)姓。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NUN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