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
拼音:bǎo mín
注音:ㄅㄠˇ ㄇ一ㄣˊ

保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安民;养民。
保护人民。

引证解释:

⒈ 安民;养民。

《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国语·周语上》:“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韦昭注:“保,养也。”
《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
颜师古注:“保,养也;陈,施也。”

⒉ 保护人民。

《左传·昭公十八年》:“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宋曾巩《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拱,非宗旦事也。”

网络解释:

保民

  • 保民,安民;养民。保护人民。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KSY
    • 五行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