棡鼓
拼音: | gāng gǔ |
注音: | ㄍㄤ ㄍㄨˇ |
棡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宋郭茂倩题解:“自隋已后,始以横吹用之卤簿,与鼓吹列为四部,总谓之鼓吹,并以供大驾及皇太子、王公等。一曰棡鼓部,其乐器有棡鼓、金鉦、大鼓、小鼓、长鸣角、次鸣角、大角七种。”
网络解释:
棡鼓
字义分解
拼音: | gāng gǔ |
注音: | ㄍㄤ ㄍㄨˇ |
棡鼓的意思
⒈ 一种有盖的小鼓,长三尺,奏乐时常先敲击以引大鼓。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宋郭茂倩题解:“自隋已后,始以横吹用之卤簿,与鼓吹列为四部,总谓之鼓吹,并以供大驾及皇太子、王公等。一曰棡鼓部,其乐器有棡鼓、金鉦、大鼓、小鼓、长鸣角、次鸣角、大角七种。”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