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钟击鼓
zhuàng zhōng jī gǔ
ㄓㄨㄤˋ ㄓㄨㄥ ㄐ一 ㄍㄨˇ
生僻成语
ZZJG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出处:
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钟,击鸣鼓。”
语法:
撞钟击鼓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宋·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撞钟击鼓闻淮南。”
近义词:
- 1、冠礼必行于祖庙,奠酒享神,燔柴行礼,并需撞钟击鼓以奏乐,此乃敬重祖先兼示不敢自专也。
- 2、敬奏祭乐,撞钟击鼓,相比其他地方,这里的祭拜仪式似乎无异。
- 3、敬奏祭乐,撞钟击鼓,鸣礼炮,相比其他地方,这里的祭拜仪式似乎无异。
- 4、因而晨昏撞钟击鼓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 5、敖广就命手下撞钟击鼓,不一时三海龙王赶来。
- 6、撞钟击鼓各九响,象征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最高礼数。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15
- 繁体撞
- 五笔RUJF
- 五行金
(1)(动)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车|~击|~钟。
(2)(动)碰见:~见。
(3)(动)试探:~运气。
(4)(动)莽撞地行动:莽~。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金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撃
- 五笔FMK
- 五行木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
与撞钟击鼓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