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表
拼音: | lì biǎo |
注音: | ㄌ一ˋ ㄅ一ㄠˇ |
立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立表下漏"。 2.立木观测水位。 3.春秋末﹐齐国被晋燕侵伐﹐景公擢司马穰苴为将军﹐宠臣庄贾为监军。穰苴与贾约期会于军门。穰苴至﹐立表下漏而待。贾以骄慢误时﹐穰苴乃斩贾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晋燕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立表下漏”。
⒉ 立木观测水位。 《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
引躬立表,欲穿长安城,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⒊ 春秋末, 齐国被晋燕侵伐, 景公擢司马穰苴为将军,宠臣庄贾为监军。 穰苴与贾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以骄慢误时, 穰苴乃斩贾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晋燕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引南朝梁沉约《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元稹《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网络解释:
立表
字义分解
- 拼音lì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立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