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g miàn ér lì
ㄑ一ㄤˊ ㄇ一ㄢˋ ㄦˊ ㄌ一ˋ
生僻成语
墙靣而立
QMEL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面对墙壁对立。形容目光短浅。亦作“面墙而立”。
出处:
《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语法:
墙面而立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若使墙面而立,沐猴而冠,吾所不取。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
英语:
stand facing the wall
-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 2、从舞台的那一侧,透过灯光看过去,她紧紧贴着墙面而立,像一幅画贴在雪白的墙上。
- 3、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 4、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字义分解
- 拼音qiáng
- 注音ㄑㄧㄤˊ
- 笔划14
- 繁体墻
- 五笔FFUK
- 五行土
(名)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壁|~根|~基|~头|~纸|城~|高~|围~|铜~铁壁|狗急跳~。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麵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墙面而立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