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取
拼音:bù qǔ
注音:ㄅㄨˋ ㄑㄨˇ

不取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赞成;不采取。

引证解释:

⒈ 不赞成;不采取。

《汉书·文帝纪》:“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
颜师古注:“不取,犹言不用此为善也。”
明何景明《拟与藩司论救荒书》:“窃於执事有不取焉。”
茅盾《子夜》五:“如果这大规模计划本身是建筑在空虚的又一大规模计划上,那也是他所不取的。”

国语词典:

不拿。

如:「不是他应得的东西,他是一介不取的。」

网络解释:

不取

  • 不取,汉语词语,拼音bù qǔ,指不赞成;不采取。
    • 1、孔繁森同志是个一介不取的人。
    • 2、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
    • 3、张明每天都在这十字路口为人们修车,分文不取,大家都夸他是雷锋式的少年。
    • 4、靠劳动所得,过温饱生活,不取不义之财,不作非分之想。也作“非分之念”。
    • 5、他是个一介不取的人,把钱交给他保管,绝无问题。
    • 6、我终身为官,非我应有,一介不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