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舅
拼音:bó jiù
注音:ㄅㄛˊ ㄐ一ㄡˋ

伯舅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 2.母亲的哥哥。

引证解释:

⒈ 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

《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 、使孔赐伯舅胙。’”
杨伯峻注:“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或叔父,谓异姓诸侯为伯舅……《覲礼》所谓‘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同姓小邦则曰叔父’,未必然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
汉贾谊《陈政事疏》:“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

⒉ 母亲的哥哥。参阅清梁章鉅《称谓录·母之兄》。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忆昔凤翔城,齠年是事荣。理家烦伯舅,相宅尽吾兄。”
唐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君於貽孙言旧故之分,於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徵於集。”

国语词典:

古时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的称呼。

网络解释:

伯舅

  • 伯舅,拼音是bó jiù,汉语词语,意思是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母亲的哥哥。出处是《左传·僖公九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RG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LLB
    • 五行

    (1)(名)舅父:大~|二~。

    (2)(名)妻的弟兄:妻~。

    (3)(名)〈书〉丈夫的父亲:~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