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篆
拼音: | xiāng zhuàn |
注音: | ㄒ一ㄤ ㄓㄨㄢˋ |
香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香名,形似篆文。 2.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
引证解释:
⒈ 香名,形似篆文。
引宋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鏤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
宋洪刍《香谱·百刻香》:“﹝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
宋张孝祥《蓦山溪》词:“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清纳兰性德《清平乐》词:“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⒉ 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故称。
引宋范成大《社日独坐》诗:“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金萧贡《拟回文》诗之三:“风幌半縈香篆细,碧窗斜影月笼纱。”
清汪懋麟《三月晦日漫兴》诗之四:“静看香篆低帘影,默听飞虫绕鬢丝。”
国语词典:
篆文状的盘香。点燃可用来计测时间。
网络解释:
香篆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9
- 繁体香
- 五笔TJF
- 五行水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