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守
拼音:chéng shǒu
注音:ㄔㄥˊ ㄕㄡˇ

城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城池的守备。
据城而守。
指防守地方的武官。

引证解释:

⒈ 城池的守备。

《国语·楚语上》:“城守之木,於是乎用之。”
韦昭注:“城守之餘,然后用之。”
南朝梁沉约《反舌鸟赋》:“倦城守之諠疲,爱田郊之閒素。”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广平一带,州县纷然瓦解。城守不施,草间偷活,狼奔豕突,如入无人之境。”

⒉ 据城而守。

《战国策·楚策一》:“扞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
《史记·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吴楚。”
《后汉书·任光传》:“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

⒊ 指防守地方的武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直等到钉封文书到了,在监里提了出来绑了, 歷城县会了城守,亲自押出西关。”

国语词典:

守御城邑的事。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DNT
  • 五行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FU
  • 五行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