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
拼音: | zǎi fǔ |
注音: | ㄗㄞˇ ㄈㄨˇ |
宰辅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
引证解释:
⒈ 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
引汉王符《潜夫论·本政》:“周公之为宰辅也,以谦下士,故能得真贤。”
《宋书·隐逸传·陶潜》:“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復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復肯仕。”
唐赵璘《因话录·商下》:“林甫(李林甫 )出中书至寺,自以宰辅之尊,意谓功曹便於下马处趋见,功曹乃於门内哭以待之。”
清龚自珍《<干禄新书>自序》:“本朝宰辅,必由翰林院官。”
国语词典:
宰相的别名。参见「宰相」条。
网络解释:
宰辅
- 1、曾祖是明朝宰辅,是个钟鸣鼎食的相府人家。
- 2、而君雾臣,那个从来都圆转自若进退有礼的男子,更是难得的社稷之臣、一代宰辅。
- 3、朝廷的各级官吏官差在风气上也都渐渐松懈倦怠,上自宰辅阁僚下至宫女、侍卫、太监都是如此。
- 4、则平是朕旧人,身为宰辅,当模范天下百官,谁知他不知自爱,竟然收了藩王金银贿赂,还在汴梁市中强买强卖,致使物议沸腾。
- 5、历朝历代的兴衰或取决于君王或倚重于宰辅、州官、县吏,百姓本身不备法治精神。
- 6、她,宰辅之女,平生之志,就是有个夫君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相亲相爱,平平安安。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