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成佛
拼音:lì dì chéng fó
注音:ㄌ一ˋ ㄉ一ˋ ㄔㄥˊ ㄈㄛˊ
词性: 成语

立地成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禅宗谓人人皆有佛性,积恶之人转念为善,即可成佛。

引证解释:

⒈ 佛教禅宗谓人人皆有佛性,积恶之人转念为善,即可成佛。

《五灯会元·昭觉勤禅师法嗣·东山觉禅师》:“广额正是箇杀人不眨眼底汉,颺下屠刀,立地成佛。”
宋朱熹《答李伯谏书》:“所谓便欲当人立地成佛者,正如将小树来喷一口水,便要他立地干云蔽日,岂有是理?”

国语词典:

一个人只要破除业障,当下就可成佛。后衍生指人若能改恶向善,就能让生命获得新意义。

词语翻译

英语
to become a Buddha on the spot (idiom)​; instant rehabilitation, to repent and be absolved of one's crimes

网络解释:

立地成佛 (佛家语)

  • 立地成佛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ì dì chéng fó,是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昭觉勤禅师法嗣》。
    • 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还犹豫什么呢?
    • 2、不去下功夫努力奋斗,就想立地成佛,是根本不可能的。
    • 3、由于本性所决定,侵略者绝不会立地成佛
    • 4、他说他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谁也不相信他了。
    • 5、他从前是个无恶不作的人,自得了那一次教训后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洗手不干了。
    • 6、对女人万般温柔,对敌人冷酷无情,上可九天揽月,下可立地成佛,一个字,神!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

    • 拼音fó,fú,bì,bó
    • 注音ㄈㄛˊ,ㄈㄨˊ,ㄅㄧˋ,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XJH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1. 〔仿佛〕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