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工
拼音:kè gōng
注音:ㄎㄜˋ ㄍㄨㄥ

刻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从事雕版的人。

雕版的技术。

引证解释:

⒈ 指从事雕版的人。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大约刻工是不专属于某一纸店的,正如来札所测,不过即使专属, 中国也竟可糊涂到不知其真姓名。”

⒉ 雕版的技术。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的意见,以为刻工粗拙者也可以收入一点。”

国语词典:

雕刻的技艺。

如:「这座雕像的刻工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网络解释:

刻工

  • 刻工即刻字工匠。古代刻书的刻字工匠以刻板计酬,出资人为了便于付酬,往往要求刻工在刻书板上附刻自己的姓名或姓名的一部分,以以便核验。刻工为了对所刻书版负责,也许还有借以自我宣传的考虑,也乐于刻上自己的姓名。而某一刻工一般活动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某一生也许要刻许多书,有的书因有序跋或牌记,比较容易断定刻本年代,以此为参照,就可以判断这一刻工所刻其他版本的大致年代。因此,考虑刻工也就成为鉴别版本的重要方法。
    • 1、象牙的雕刻十分讲求神韵,高超的雕刻艺不仅能塑造完整细腻的造型,更可贵地是将人物、动物的神态和丰韵展现出来。
    • 2、形成巨大的图书市场,而南京宽松的文化环境,又吸引了当时版刻水平最高的新安派刻、印以至出版家,金陵派与新安派版刻技艺交融,遂成一时之冠。
    • 3、无论最终的产品将是青铜,冷铸瓷彩涂雕像,或树脂套件,其雕刻艺是相同的。
    • 4、石盒大约三寸大小,刻粗糙,引起他注意的是石盒的质地,那是一种浓绿的颜色,夹杂了白色。
    • 5、这件艺术品刻精细,花草山石,无不玲珑,真是令人把玩无厌。
    • 6、片刻夫,所有的塑料小粒子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他们设想,只要有一粒在另外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AAAA
    • 五行

    (1)(名)工人和工人阶级:矿~|钳~|瓦~|技~|女~|~农联盟。

    (2)(名)工作;生产劳动:做~|上~|加~|勤~俭学|省料又省~。

    (3)(名)工程:动~|竣~。

    (4)(名)工业:化~(化学工业)|~交系统(工业交通系统)。

    (5)(名)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

    (6)(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做~。

    (7)(名)长于;善于:~诗善画。

    (8)(名)精巧;精致:~巧|~稳。

    (9)(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