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í zhèng |
注音: | ㄓˊ ㄓㄥˋ |
词性: | 动词 |
执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执政
(1) 掌管国家政事
(2) 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3) 主管某一事务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掌管国家政事。
引《左传·襄公十年》:“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
《新唐书·朱敬则传》:“及执政,每以用人为先,细务不省也。”
元刘祁《归潜志》卷六:“叔姪相继执政,俱死事,士论所嘉。”
⒉ 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引《左传·襄公十年》:“晨攻执政于西宫之朝。”
宋王安石《沉内翰墓志铭》:“平居闭门,虽执政,非公事不輒见也。”
叶圣陶《倪焕之》十九:“他一方面愤恨执政的懦弱和卑污,列强的贪残和不义,一方面也痛惜同胞的昏顽和乏力。”
⒊ 主管某一事务的人。犹执事。
引《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之,适客后。”
杜预注:“掌位列者。”
《国语·晋语五》:“寡君使克也,不腆敝邑之礼,为君之辱,敢归诸下执政,以憖御人。”
韦昭注:“执政,执事也。”
⒋ 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引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今官制復古,而枢密之职如旧,与三省长官通谓之执政矣。”
《金史·苏保衡翟永固等传赞》:“金制……右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
⒌ 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 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政府,任“执政”。
⒍ 执正,主持正义。
引《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 典执政无所回避。”
国语词典:
执掌政权。
网络解释:
执政
- 1、东晋中后期,由于以谢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物的军政功业,其家族在门阀政治格局的背景下,成为一度有执政地位的“势门”。
- 2、韦青山上任以来爱民如子执政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 3、唯一的要求是执政者拥有驱迫人民的必要权力。
- 4、费尔南德斯女士面临的挑战并非来自执政的庇隆党内部。
- 5、同时,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执政,两党的龙争虎斗永无止境,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名义和最严厉的诽谤攻击对方。
- 6、理论上,在没有上院多数的情况下,安倍首相可以继续摇摇欲坠的执政,为自民党执政联盟所主导的国会下议院,选择首相。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6
- 繁体執
- 五笔RVYY
(1)(动)拿着:~笔|~鞭。
(2)(动)执掌:~教|~事|~政。
(3)(动)坚持:~意。
(4)(动)执行:~法。
(5)(动)〈书〉捉住:战败被~。
(6)(名)凭单:回~。
(7)(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