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ǐ wù |
注音: | ㄅ一ˇ ㄨˋ |
比物的意思
词语解释:
齐同其马力。物,马之力。
泛指协调众物,使和谐、配合得当。
连缀同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引证解释:
⒈ 齐同其马力。物,马之力。
引《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驪,闲之维则。”
朱熹集传:“比物,齐其力也。凡大事、祭祀、朝覲、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
⒉ 泛指协调众物,使和谐、配合得当。
引《礼记·乐记》:“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
郑玄注:“比物,谓杂金、革、土、匏之属也。”
⒊ 连缀同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引《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文选·颜延之<祭屈原文>》:“身絶郢闕,迹遍湘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李善注引王逸《<楚辞>序》:“善鸟香草,以配忠贞,虯龙鸞凤,以託君子。”
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僕谓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
国语词典:
排比事类,归纳推演。
网络解释:
比物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比
- 五笔XXN
- 五行水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