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只轮
拼音:pǐ mǎ zhī lún
注音:ㄆ一ˇ ㄇㄚˇ ㄓ ㄌㄨㄣˊ
词性: 成语

匹马只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形容极少的兵马。

引证解释:

⒈ 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形容极少的兵马。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隻轮无反者。”
何休注:“匹马,一马也;隻,踦也。皆喻尽。”
唐高迈《济河焚舟记》:“昔孟明之载战载北也,空山肉填,平地血流,匹马隻轮,荡然不收。”
《东周列国志》第四五回:“晋兵四下围裹将来,如馒头一般,把秦家兵将,做个餤子,一个个束手受擒。杀得血污溪流,尸横山径,匹马隻轮,一些不曾走漏。”

国语词典:

形容全军覆没、溃败。

网络解释:

匹马只轮

  • 匹马只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pǐ mǎ zhī lún,意思为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 1、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 2、战争是残酷的,战败者的损失尤为惨重,有时连匹马只轮也不能保全。
    • 3、秦人“匹马只轮无返者”,全部死在这里。
    • 4、不想自己近日来屡动真元,功力只剩匹马只轮,更添上相思憔悴,不禁望秋先零,衰老无比。
    • 5、此时若也行兵去,匹马只轮无反期。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QV
    • 五行

    (1)(动)比得上;相当;相配:~敌|~配。

    (2)(动)单独:~夫。

    (3)(量)用于马、骡等:二~马。

    (4)(量)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一~绸子|两~布。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zhī,zhǐ
    • 注音ㄓ,ㄓˇ
    • 笔划5
    • 繁体衹、隻
    • 五笔KWU
    • 五行

    zhī

    1. 量词:一只鸡。

    2. 单独的,极少的:只身。片纸只字。

    zhǐ

    1. 仅仅,惟一:只是(①仅仅是;②表示强调限于某个情况或范围;③但是)。

    2.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顾。只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拼音lún
    • 注音ㄌㄨ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WXN
    • 五行

    [ lún ]

    1.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轮子。车轮。轮胎。

    2.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轮儿。

    3. 指“轮船”:江轮。拖轮。

    4. 像车轮的:日轮。月轮(指圆月)。年轮。

    5. 依次更替:轮班。轮训。轮休。轮作。

    6. 转动:间或一轮。

    7. 量词:一轮红日。头轮影院。他比我大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