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校
拼音:cān jiào
注音:ㄘㄢ ㄐ一ㄠˋ

参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校cānjiào

(1) 参与校订

proofread;revise a book

(2) 参照同名的另一种版本校订某一部书

proofread by referring to each other

引证解释:

⒈ 参照比较;参照校勘。常指为别人所著之书做校订工作;或以一书的一种本子做底本,参考其他本子加以校订。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覈古今,为之折衷。”
《宋史·选举志四》:“削去重复,补其闕漏,参校详议。”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以《齐语》参校,改易之迹显然矣。”
阿英《版本小言》:“这就有搜集多种版本来互相参校的必要了。”

国语词典:

参考其他资料以校勘、订正。

网络解释:

参校

  • 参校,指参照比较;参照校勘。语出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覈古今,为之折衷。”
    • 1、聊以余日,试推其旨,参校旧器,及古夹钟玉律,更制新尺,以证分毫,制为四器,名之为通。
    • 2、诏以昭素、莹、昭吉所献新历,遣内臣沈元应集本监官属、学生参校测验,考其疏密。
    • 3、我不过是一个小参校,不是长官。
    • 4、电纸书收入“二十四史”等被指侵权;汉王称版权由国学网得到;国学网称曾参校中华版本。 
    • 5、宋人又另觅得隶古定字体之本子,以相参校,乃有古、今二种字体之伪《古文尚书》。
    • 6、僧垣乃参校徵效者为《集验方》十二卷,又撰《行记》三卷,行于世。

    字义分解

    • 拼音cān,shēn,cēn
    • 注音ㄘㄢ,ㄕㄣ,ㄘㄣ,ㄙ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CDER
    • 五行

    cān

    1.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shēn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 中药名:人参。党参。

    cēn

    1.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UQY
    • 五行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