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ēng shēn shā rén
ㄗㄥ ㄕㄣ ㄕㄚ ㄖㄣˊ
生僻成语
曾參殺人
ZSSR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语法:
曾参杀人主谓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
- 1、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
- 2、曾参杀人,积非成是;叶公龙,似是而非。
- 3、他们这伙人,这次又演出曾参杀人的故伎,企图把水搅浑。
- 4、谎言与流言的可怕,犹如曾参杀人。
- 5、曾参杀人的故事证明三人成虎的可怕。
- 6、听多了这些有如曾参杀人的谣言,就连平时的伙伴也开始对他產生怀疑。
字义分解
- 拼音zēng,céng
- 注音ㄗㄥ,ㄘㄥˊ
- 笔划12
- 繁体曾
- 五笔ULJF
- 五行金
zē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céng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 拼音cān,shēn,cēn
- 注音ㄘㄢ,ㄕㄣ,ㄘㄣ,ㄙㄢ
- 笔划8
- 繁体參
- 五笔CDER
- 五行金
cān
1.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2.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3.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4.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5.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6.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shēn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2. 中药名:人参。党参。
cēn1.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 拼音shā
- 注音ㄕㄚ
- 笔划6
- 繁体殺
- 五笔QSU
- 五行水
(1)(动)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鸡|~敌。
(2)(动)战斗:~出重围。
(3)(动)削弱;消除:~价|~暑气。
(4)(动)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气~|笑~人。
(5)(动)〈方〉药物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使感觉疼痛:肥皂水~眼睛。
(6)(动)同“煞”
(7)(动):~笔|~尾。
与曾参杀人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