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rén zhī lì
ㄩˊ ㄖㄣˊ ㄓ ㄌ一ˋ
常用成语
漁人之利
YRZL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语法:
渔人之利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例:
毛泽东《反对投降活动》:“以待时机一到,就策动所谓太平洋调停会议,借收渔人之利。”
英语:
profit at other's expense
近义词:
- 1、楚弓楚得,我们两厂,可以竞争,但不能让外人得渔人之利。
- 2、一帮一会,皆非善良之辈,若能挑动双方残杀,你也于心无愧,纵然通天教袖手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于你又有何害?
- 3、你们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不是让别人坐收渔人之利吗? ()
- 4、楚弓楚得,我们公司内部各厂可以竞争创造效益,但不能让外人坐收渔人之利。
- 5、他们纵容日本侵略中国,自己“坐山观虎斗”,以待时机一到,就策动所谓太平洋调停会议,借收渔人之利。
- 6、“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字义分解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11
- 繁体漁
- 五笔IQGG
- 五行水
(1)(动)捕鱼:~产|~场|~船|~夫|~港|~歌|~鼓|~户|~火|~具|~猎|~轮|~民|~人|~网|~翁|~汛|~业。
(2)(动)谋取(不应得的东西):~利。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人
- 五笔WWWW
- 五行金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渔人之利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