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之令
  • 【拼音】:  

    zhú kè zhī lìng

  • 【注音】:  

    ㄓㄨˊ ㄎㄜˋ ㄓ ㄌ一ㄥ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ZKZL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 语法:

    逐客之令作主语、宾语;用于交往等。

  • 示例:

    清·许奉恩《里乘》第一卷:“遽为鸨媪齿冷,将下逐客之令。”

  • 近义词:

    逐客令

    • 1、陆倾蓉下了逐客之令,我自然不敢逗留。
    • 2、此言是下了逐客之令,谢东来如何不知,只见他眉头一挑,眼光一顿,冷笑道既然师弟让为兄袖手,为兄也不能厚着脸皮,再管清灵道兄之死。
    • 3、文长不等吾将话说完,便先逐客之令,岂非不智?吾念与文长旧谊而来,奈何如何相待?
    • 4、有学生杨君持种种特异功能之书,呈于先生面前,先生大怒,推扔满地,下逐客之令,狷介之性时有令人骇异者。
    • 5、既然对方下了逐客之令,孔明也起身告辞,行至门口却突然转身,道“亮闻老将军身有箭伤,经纬连番遭刺,才特意前来为经纬献计而求安。
    • 6、特别是弟妹每每说出“大哥你明天走,给你买点啥山野菜吧”这样“热情”的话语时,哥就常疑是逐客之令,不得不马上走。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PI

    (1)(动)追赶:~鹿|随波~流。

    (2)(动)驱逐:~客|~出。

    (3)(副)挨着(次序):~次|~个|~句|~年|~日|~条。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TKF
    • 五行

    (1)(名)客人:宾~|请~|会~|家里来~了。

    (2)(名)旅客:~车|~店。

    (3)(形)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居|~籍|作~他乡。

    (4)(名)客商:珠宝~。

    (5)(名)顾客:乘~|~满。

    (6)(名)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政~|侠~。

    (7)(形)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

    (8)〈方〉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饭|三~冰激凌。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