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
拼音:zuò chū lái
注音:ㄗㄨㄛˋ ㄔㄨ ㄌㄞˊ

做出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出岔子。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出岔子。

《水浒传》第四二回:“晁盖道:‘我叫贤弟不须亲自下山,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做出来。’”
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二折:“怎好,怎好,做出来了。 杨爷,趁师父未回,去罢,休带累我!”

网络解释:

做出来

  • 条目: 做出来(做出来)
  • 拼音:zuò chū lái
  • 注音: ㄗㄨㄛˋ ㄔㄨ ㄌㄞˊ
  • 引证解释:
  • 犹言出岔子。《水浒传》第四二回:“ 晁盖 道:‘我叫贤弟不须亲自下山,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做出来。’”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二折:“怎好,怎好,做出来了。 杨爷 ,趁师父未回,去罢,休带累我!”
    • 1、那个广告里的樱花,是用水粉感觉做出来的,像是粉色的空气。
    • 2、是啊,然后根据你提供的白干儿的样本,再结合这个药物研究资料,我相信解药很快就会做出来的灰原自信的说道。
    • 3、很多我想到的白景琦的语气、神态、动作,宝国一下就做出来了。
    • 4、人不是做出来的,是活出来的!兰晓龙。
    • 5、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比尔·盖茨。
    • 6、我正在赶做一个项目,但麦克是朋友,我还是放下手头的活儿,一直忙到半夜把他的策划书做出来了。

    字义分解

    • 拼音zuò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DTY

    (1)(动)制造

    (2)(动)写作:~诗|~文章|~材料。

    (3)(动)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活|~工|~买卖。

    (4)(动)举行家庭的庆祝或纪念活动:~寿|~生日。

    (5)(动)充当;担任:~官|~教员|~保育员|~工会主席|~妈妈的。

    (6)(动)用做:~原料|~教材。

    (7)(动)结成(关系):~伴|~亲|~对头|~朋友。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