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袽之戒
拼音:yī rú zhī jiè
注音:一 ㄖㄨˊ ㄓ ㄐ一ㄝˋ

衣袽之戒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王弼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何楷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引证解释:

⒈ 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

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王弼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
何楷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明归有光《策问》之一:“士兵似矣,变或不测,事当豫防,《既济》衣袽之戒,其可思乎?”

字义分解

  • 拼音yī,yì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EU

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

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

1.穿(衣服);拿衣服给别人穿:穿布衣。解衣衣我。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UVK

烂衣服或破旧棉絮:“繻有衣~。”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AK
    • 五行

    (1)(动)防备;警惕:~心|~备|~骄~躁。

    (2)同“诫”。

    (3)(动)戒除:~烟。

    (4)(名)指禁止做的事情:酒~|杀~。

    (5)(名)佛教戒律:受~。

    (6)(名)戒指:钻~(镶钻石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