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
拼音:tài xī
注音:ㄊㄞˋ ㄒ一

太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谓肾脉气为太谿。谿,一本作“溪”。

引证解释:

⒈ 中医谓肾脉气为太谿。谿,一本作“溪”。

《素问·至真要大论》:“太谿絶,死不治。”
王冰注:“太谿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应手,肾之气也。”

网络解释:

太溪 (穴位名称)

  •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YI
    • 五行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IEXD
    • 五行

    (名)小河沟:~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