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uó zǐ jì jiǔ |
注音: | ㄍㄨㄛˊ ㄗˇ ㄐ一ˋ ㄐ一ㄡˇ |
国子祭酒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学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学官名。 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清光绪三十二年,设学部,改“国子祭酒”为“学部尚书”。参见“祭酒”。
引晋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序:“朗陵公何敬祖,咸之从内兄,国子祭酒王武子,咸从姑之外孙也。”
唐张说《素盘盂铭序》:“国子祭酒韦公好游山水。”
《红楼梦》第四回:“这李氏亦係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
网络解释:
国子祭酒
- 1、子王者三人,僾王德阳郡,伓济阳郡,偡广阳郡,伉薛国公,杰国子祭酒。
- 2、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 3、另一说认为出自晋朝官吏国子祭酒。
- 4、通过元朝对国子学主要官员国子祭酒的任命,也能够反映出元朝国子学的办学情况。
- 5、我们知道,国子学最高领导国子祭酒,通常由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著名文士担任,作为管理者,这些文士大儒会否直接参与教学呢?答案是肯定的。
- 6、会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吕思诚反对最坚决,但遭到了压制,脱脱终于下决心实行变钞。
字义分解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國
- 五笔LGYI
- 五行木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笔划11
- 繁体祭
- 五笔WFIU
- 五行金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
与国子祭酒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