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逐
拼音:pò zhú
注音:ㄆㄛˋ ㄓㄨˊ

迫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驱逐。 2.指追逐,追赶。

引证解释:

⒈ 犹驱逐。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賁又为丹杨都尉, 繇至,皆迫逐之。”
宋苏轼《答程全父推官书》之一:“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復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
清谭嗣同《仁学》二一:“中国之民,至鬻其身以为奴隶,驱使若牛羊,繫役类重囚,然尚为美国、南洋所迫逐而不遑得食。”

⒉ 指追逐,追赶。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敌人迫逐,未有寧息之期。”

网络解释:

迫逐

  • 迫逐,汉语词汇。
  • 拼音:pò zhú
  • 释义:1、犹驱逐。2、指追逐,追赶。
  •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
  • 迫逐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pò,pǎi
    • 注音ㄆㄛˋ,ㄆㄞ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PD
    • 五行

    1. 用强力压制,硬逼: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

    2. 接近:迫近。迫冬。

    3. 急促:急迫。迫切。迫不及待。

    4. 狭窄:地势局迫。

    pǎi

    1. 〔迫击炮〕一种火炮。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PI

    (1)(动)追赶:~鹿|随波~流。

    (2)(动)驱逐:~客|~出。

    (3)(副)挨着(次序):~次|~个|~句|~年|~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