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交迫
jī hán jiāo pò
ㄐ一 ㄏㄢˊ ㄐ一ㄠ ㄆㄛˋ
常用成语
饑寒交迫
JHJP
主谓式成语
迫;不能读作“pǎi”。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饥寒交迫和“啼饥号寒”;都形容缺衣少食;挨饿受冻的生活。有时可通用。但饥寒交迫偏重人们遭受饥饿和寒冷;是无声的;“啼饥号寒”;偏重在当事人受饥寒的“表现”;有哭泣有号叫;是有声的。
成语意思
- 1、解放前,广大穷苦百姓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 2、封建社会时期,每逢灾年,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 3、利益被嗜血者跟随,饥寒交迫见证信仰者的力量。
- 4、露宿街头的乞丐饥寒交迫,度日如年。
- 5、在黑暗的旧中国,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但腐败政府却货赂公行,官官相护,于民生国计而不顾。
- 6、解放前,每逢荒年,农民饥寒交迫,农村里一片惨不忍睹的凄凉景象。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寒
- 五笔PFJU
- 五行水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6
- 繁体交
- 五笔UQU
- 五行木
(1)(动)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
(2)(动)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九的天气。
(3)(动)(时间、地区)相连接:~界|春夏之~。
(4)(动)结交:~朋友。
(5)(动)交往;交谊:邦~|建~|绝~。
(6)(动)(人)性交:~媾|杂~。
(7)(动)互相:~换|~流|~易|~谈。
(8)(动)一齐;同时(发生):风雪~加|饥寒~迫|惊喜~集。
(9)(名)跟头:跌~|摔了一~。〖交兵〗jiāo bīnɡ(动)〈书〉交战。动宾式:交|兵。两国~必有一伤。(作谓语)
与饥寒交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