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
  • 【拼音】:  

    pò bù jí dài

  • 【注音】:  

    ㄆㄛˋ ㄅㄨˋ ㄐ一ˊ ㄉㄞ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PBJD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迫;不能读作“pài”。

  • 【年代】: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迫不及待和“急不可待”都形容心情十分急切。但“急不可待”强调“急得难以忍受”;迫不及待强调“急得不能等下去”。

  • 成语意思

  •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 语法:

    迫不及待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急迫。

  • 示例:

    他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 英语:

    too impatient to wait

  • 俄语:

    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а не терпят

  • 日语:

    大急(おおいそ)ぎで,まちきれないほど急ぐ,矢(や)も楯(たて)もたまらない,足もとに火(ひ)がついたよう

  • 其他:

    <德>ǎuβerst eilig<法>urgent

  • 近义词:

    刻不容缓急不可待迫在眉睫火烧眉毛燃眉之急急如星火急不可耐当务之急千钧一发如饥似渴

  • 反义词: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 1、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机。 ()
    • 2、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吸收看到的知识。
    • 3、在那迫不及待的时候,平时胆小的他却果敢的自告奋勇。
    • 4、小羊羔一见到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吃奶。
    • 5、有一次,我妈妈给了我二十元零花钱,我迫不及待的用这些钱买了一个陀螺。
    • 6、他总是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和父母相聚。

    字义分解

    • 拼音pò,pǎi
    • 注音ㄆㄛˋ,ㄆㄞ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PD
    • 五行

    1. 用强力压制,硬逼: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 )。迫降(xiáng )。迫不得已。

    2. 接近:迫近。迫冬。

    3. 急促:急迫。迫切。迫不及待。

    4. 狭窄:地势局迫。

    pǎi

    1. 〔迫击炮〕一种火炮。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EYI
    • 五行

    1.  从后头跟上:来得及。赶不及。

    2.  达到: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3.  趁着,乘: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4.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 拼音dài,dāi
    • 注音ㄉㄞˋ,ㄉㄞ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FFY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