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
  • 【拼音】:  

    jǔ qí bù dìng

  • 【注音】:  

    ㄐㄨˇ ㄑ一ˊ ㄅㄨˋ ㄉ一ㄥ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舉棋不定

  • 【简拼】:  

    JQBD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辩形】:  

    棋;不能写作“其”。

  • 成语意思

  • 解释: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 语法:

    举棋不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举棋不定。(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 英语:

    hesitant

  • 俄语:

    быть в нерешительности

  • 日语:

    態度(たいど)を決(けっ)しがたい

  • 其他:

    <德>sich nicht entscheiden kǒnnen<法>irrésolu

  • 近义词: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 反义词: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 1、疑事无功,你总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那就什么事也办不!
    • 2、她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买些什么才。
    • 3、是出国深造呢?抑是投入职场作?他考虑了又考虑,仍然举棋不定。 
    • 4、请你别再举棋不定了,机会稍纵即逝。
    • 5、他虽然也曾举棋不定,但最后还是担起了厂长的重任。
    • 6、眼前已无时间让你举棋不定,请该断立断。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WFH
    • 五行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 拼音
    • 注音ㄑ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ADW
    • 五行

    (名)文娱项目的一类;如象棋、围棋等:~局|~迷|~盘|~谱|~子。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HU
    • 五行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