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 【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 【注音】:  

    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不辨菽麥

  • 【简拼】:  

    BBSM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正音】:  

    菽;不能读作“jiāo”。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菽;不能写作“叔”。

  • 成语意思

  • 解释: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 语法:

    不辨菽麦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

  • 示例:

    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 英语:

    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

  • 近义词:

    愚昧无知目不识丁五谷不分

  • 反义词: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 1、父亲说我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 2、我真的不敢相信,世上竟然还会有他这样不辨菽麦的人。
    • 3、一个不辨菽麦的人怎么能当农业领导。
    • 4、世界上居然有这样不辨菽麦的人。
    • 5、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
    • 6、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的人文凭很高,可上了作岗位,可以说是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UYTU
    • 五行

    (动)区别;分析:分~|~别|明~。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HIC
    • 五行

    (名)豆类的总称。

    • 拼音mài
    • 注音ㄇㄞ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TU
    • 五行

    (1)(名)草本植物;子实用来磨面粉;也可以用来制糖或酿酒;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

    (2)(名)专指小麦。通称麦子。

    (3)(名)(Mài)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