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ng yú yī zūn
ㄉ一ㄥˋ ㄩˊ 一 ㄗㄨㄣ
生僻成语
DYYZ
动宾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语法:
定于一尊作谓语;用于思想、学术、道德等。
示例:
明·徐光启《刻紫阳朱子全集》:“今世名为崇孔氏,黜绝异学,而定于一尊。”
英语:
look up to one man as the highest authority
- 1、那种在艺术风格上扬此抑彼,甚至主张定于一尊的论调,是最妨碍“百花齐放”的。
-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定于一尊,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
- 3、荀子的“理想国”是天下定于一尊,万民匍匐于地
- 4、在这方面,传播学现在是百花齐放,没有定于一尊
- 5、这种种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至今也还看不出有形成定于一尊之结论的可能。
- 6、把她比方成鹤立鸡群也许并不确切,实在说,她是端坐在马上的一尊傲然不可屈的神像。
字义分解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定
- 五笔PGHU
- 五行火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于
- 五笔GFK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定于一尊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