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yú zhì luàn
ㄇ一ㄥˊ ㄩˊ ㄓˋ ㄌㄨㄢˋ
生僻成语
明于治亂
MYZL
动宾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语法:
明于治乱作谓语;指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英语:
be good at knowing how to suppress the riot
- 1、《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2、因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重视,官居“左徒”之职。
- 3、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
- 4、屈原很有学问和才干,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5、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明
- 五笔JEG
- 五行水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于
- 五笔GFK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治
- 五笔ICKG
- 五行水
(1)(动)治理
(2)(形)指安定或太平:~世。
(3)(名)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所|府~。
(4)(动)医治:~病。
(5)(动)消灭(害虫):~虫|~蝗。
(6)(动)惩办:~罪。
(7)(动)研究:~学。
(8)姓。
与明于治乱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