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丹
拼音:dōng dān
注音:ㄉㄨㄥ ㄉㄢ

东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复姓。 2.辽代属国名。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初, 阿保机死,长子东丹王突欲当立…… 突欲不得立, 长兴元年,自扶餘泛海奔于唐。

明宗因赐其姓为东丹,而更其名曰慕华。”

⒉ 辽代属国名。

《辽史·太祖纪下》:“﹝天显元年﹞改渤海国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

网络解释:

东丹 (辽朝藩国)

  • 东丹(926年-952年)是辽朝灭亡渤海国后在其地设立的一个属国。存在时间926年至982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dān
    • 注音ㄉ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MYD
    • 五行

    [ dān ]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