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
拼音:lóng dé
注音:ㄌㄨㄥˊ ㄉㄜˊ

龙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圣人之德;天子之德。

引证解释:

⒈ 圣人之德;天子之德。

《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梁沉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
唐吴筠《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文宣,龙德遂隐密。”
金麻革《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韜。”

网络解释:

龙德 (越南后黎朝黎维祥年号)

  • 龙德(越南语:Long Đức1732年—1735年)是大越国(Đại Việt quốc)后黎朝(Nhà Hậu Lê)纯宗简皇帝(Thuần Tông Giản hoàng đế )黎维祥(Lê Duy Tường)的年号,共计4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
    • 注音ㄉㄜ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FLN
    • 五行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