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塞
拼音:yàn sāi
注音:一ㄢˋ ㄙㄞ

厌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压倒;镇住。

满足。

引证解释:

⒈ 压倒;镇住。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魏主珪自览占书,多云改王易政;乃下詔风励羣下,以帝王继统,皆有天命,不可妄干;又数变易官名,欲以厌塞灾异。”

⒉ 满足。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示难进於谦退,思厌塞於羣情。”

网络解释:

厌塞

  • 厌塞,读音yàn sāi,汉语词语,指压倒,镇住,或指满足。
  •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DI
    • 五行

    1.  嫌恶,憎恶:厌恶(wù)。讨厌。厌倦。喜新厌旧。不厌其详。学而不厌。

    2.  满足:贪得无厌。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