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
拼音:tuō yǐng
注音:ㄊㄨㄛ 一ㄥˇ

脱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因以'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犹冒尖。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宋叶适《送薛子长》诗:“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
明郑若庸《玉玦记·赴试》:“长城五字奇,脱颖毛锥利。”
清沉绍姬《咏古》:“脱颖人成公子名,不然碌碌竟何称。”
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湘江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⒉ 犹冒尖。

宋马庄父《朝中措·竹》词:“龙孙脱颖破苔纹,英气欲凌云。”

国语词典:

显露才能。参见「颖脱」条。

网络解释:

脱颖

  • 脱颖,汉语词汇。
  • 拼音:tuō yǐng
  • 释义:指冒尖;比喻人的顽强全部显示出来。
    • 1、经过几次预赛,小敏终于脱颖而出,夺得了冠军的决赛权。
    • 2、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在学习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 3、表现出色的他轻松地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
    • 4、怎么样才能顺利渡过这一转型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 5、鲜明的主题定位能使一个主题乐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 6、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字义分解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UKQ
    • 五行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

    • 拼音yǐng
    • 注音ㄧㄥ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XTDM

    1.(名)某些禾本科植物子实的带芒的外壳:~果。

    2.(形)东西末端的尖锐部分:短~羊毫(笔)。

    3.(形)聪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