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剂
拼音:zhǐ xuè jì
注音:ㄓˇ ㄒㄩㄝˋ ㄐ一ˋ

止血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止血剂zhǐxuèjì

(1) 指缩短凝血时间使停止出血的药剂

hemostatic

国语词典:

为防止伤口出血而使用的药剂。常用于外科手术中,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网络解释:

止血剂 (西药)

  • 止血定义为“阻断通过血管或身体其它部位的出血或流血”。止血剂通过改善初始止血过程,刺激纤维蛋白形成或者抑止纤维蛋白溶解来改善止血。尽管止血的主要方法还是输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但是由于血制品供给越来越少,而且需要考虑已经实施的治疗方法,所以药物制剂仍然是重要的辅助品。多种止血剂的药理作用是对于有各种问题的病人,通过阻止或者逆转已经存在或者获得性的凝血缺陷来治疗和阻止流血。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HHHG
    • 五行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

    • 拼音xiě,xuè
    •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LD
    • 五行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JJH
    • 五行

    (1)(名)药剂;制剂:针~|麻醉~。

    (2)(名)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杀虫~|冷冻~。

    (3)(量)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

    (4)(名)(~儿)剂子: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