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独存
拼音:kuī rán dú cún
注音:ㄎㄨㄟ ㄖㄢˊ ㄉㄨˊ ㄘㄨㄣˊ
词性: 成语

岿然独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岿然:高耸屹立的样子。像高山那样挺然矗立,独自存在。形容经历漫长时间或变乱而保存下来的事物。

引证解释:

⒈ 经过变故后唯一存在的人或物。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南史·何胤传》:“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唯胤所居室岿然独存。”
唐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髫髮覊孤,託身炎厉;藐是餘庆,岿然独存。”
明袁宏道《场屋后记·缑山》:“古蹟皆荒,唯天后碑刻,岿然独存。”

国语词典:

高峻屹立,孤自存在。形容变乱之后唯一存留的人或事。

网络解释:

岿然独存

  • 岿然独存是一个成语,读音是kuī rán dú cún,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 岿然独存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有破屋岿然独存,四面颓垣,齐如界面,乃寡媳守病姑不去也。
    • 2、只有爱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
    • 3、西安的许多唐代古迹已经毁坏,唯有大雁塔还岿然独存
    • 4、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海内藏书家,唯此岿然独存
    • 5、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唯胤所居室岿然独存。 
    • 6、台风过后,海滩上只有那些礁石岿然独存

    字义分解

    • 拼音kuī
    • 注音ㄎㄨ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JVF
    • 五行

    (形)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然|~然不动。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 拼音
    • 注音ㄉ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TJY
    • 五行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 拼音cún
    • 注音ㄘ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BD
    • 五行

    (1)(动)活着:生~。

    (2)(动)储积:~粮。

    (3)(动)保留:~疑。

    (4)(动)寄放:~车。

    (5)(动)心里怀有:对他~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