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
拼音:qín wáng
注音:ㄑ一ㄣˊ ㄨㄤˊ

勤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勤王qínwáng

(1) 尽力于王事

勤王之事
to serve the king

(2) 臣下发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火速勤王
to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

引证解释:

⒈ 谓尽力于王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於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覲” 汉郑玄注:“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晋书·谢安传》:“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⒉ 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后汉书·袁绍传》:“乃下詔书於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
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孤臣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他是准备勤王吗?”

国语词典:

为王室尽力。

词语翻译

英语
to serve the king diligently, to save the country in times of danger, to send troops to rescue the king

网络解释:

勤王

  • 勤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qín wáng,意思是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出自于《晋书·谢安传》:“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 1、而其母在孕期间,又是蔡侯勤王回君,虢生郜大破息国军队之时,据说相国百里圂在犒军宴上,主动请缨,替蔡侯小公子起名,大名姬庐,小字季虎。
    • 2、他自以为他不辞辛劳,率领他的朔方大军急行军数千里,赤胆忠心,勤王报国,立下了盖世功勋。
    • 3、李勤勤王丽云斗法,岳母与女婿。
    • 4、组织自立军,策划在沿长江各省起兵“勤王”。
    • 5、己丑,南道总管张叔夜将兵勤王,至玉津园,以叔夜为延康殿学士。
    • 6、然而陕西勤王军刚行至陕州,北京朝廷驰马传来崇祯皇帝谕旨,命令刘广生率军回转陕西不必勤王,万事以殄灭流寇为先。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KGL
    • 五行

    (1)(形)尽力多做或不断做:手~。

    (2)(形)次数;经常:~洗澡。

    (3)(名)勤务:内~|外~。

    (4)(名)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或劳动:出~|考~|执~。

    (5)姓。

    • 拼音wáng,wàng
    • 注音ㄨㄤˊ,ㄨㄤ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GGG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